|
瀏陽蒸菜:用小碗蒸制,不浪費,讓你的消費更理性!时间:2020-08-15 作者:微蒸菜【原创】 阅读 今天,打開朋友圈到處都在轉(zhuǎn)發(fā)《人民日報》發(fā)布的拒絕餐飲浪費的36字承諾。這個倡議真的來得非常及時,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和大事。 我挑選了其中的幾條認(rèn)真看了一下,如有一條珍惜糧食,粒粒不易,不倒不棄。當(dāng)下世界疫情還十分嚴(yán)峻的情況下,尤其要更加珍惜糧食,民以食為本,這是我們的根本。耳邊不時響起小時候課本里背誦過的一首詩:“鋤禾日當(dāng)午,汗滴禾下土,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!”在瀏陽蒸菜的餐館里,很多是用小瓦缽裝飯,顧客按需所取,如果吃一個夠了,就不必再去拿第二個,天然的告訴顧客不要浪費糧食。 小碗菜來源于瀏陽蒸菜,由五百年以前遷徙到瀏陽河源頭——大圍山的客家人結(jié)合瀏陽當(dāng)?shù)氐牟栌汀⒍刽鸩叫纬。由于?dāng)時做飯都是用木甑,客家人為了節(jié)省做菜時間,把做好的菜放到木甑里面米飯的上面,飯熟了菜也就熟了;而木甑的空間有限,為了多放幾個菜,一般采用小瓷碗或者小瓦缽,這就形成了小碗瀏陽蒸菜。它從發(fā)源之日起,就在提醒人們用餐要節(jié)約不浪費。 有一條按需點餐,點菜點少,不夠再添。這是在告訴我們,能吃多少就點多少,不要出現(xiàn)吃不了浪費的情況。以前,很多人為了講排場講面子,請客吃飯喜歡到高檔場所就餐,點菜喜歡一點就是十幾二十個,吃不了也不愿意打包回家,覺得很沒面子!度嗣袢請蟆飞嫌幸粭l明確倡導(dǎo)大家剩菜打包,打包帶走,人走桌清。這就是要讓我們繼承中華幾千年的優(yōu)秀文化傳統(tǒng),一粥一飯,當(dāng)思來之不易。當(dāng)下,外賣盛行,浪費之風(fēng)非常嚴(yán)重之時,這一倡議真是一場及時雨。 小碗瀏陽蒸菜,在五百多年前,就一直是用小碗來蒸制菜品,每一小碗份量都不會特別多,也不會特別少,剛好合適。那個戰(zhàn)亂年代,缺衣少食,祖先們是為了節(jié)約食材,為了能夠讓家人吃上飯菜,不得已而為之。沒想到,先人的智慧其實早就在暗示我們,無論處在哪個年代,都要有憂患意識,都要珍惜來之不易的飯食。 讓我們一起來承諾,拒絕鋪張,不講排場,理性消費。當(dāng)我們請客吃飯時,不再去攀比,可以去中式快餐店消費,就不去那些高檔酒店,能省就省,不必浪費。小碗瀏陽蒸菜,用小碗蒸制,避免了鋪張浪費,讓你的消費更理性,光盤行動,你可以說到就能做到。 |